极目新闻记者 王鹏
“‘平城将军’甲胄巡游真是太酷了!穿甲胄巡游古城简直就是最硬核的City Walk。”国庆期间,“平城将军”巡游团队亮相山西大同古城,深受市民和游客关注。名为“平成将军”的团队在短视频平台发布的内容也广受好评,很多网友看过后表示:哇!太酷了!就像看了场穿越剧。
关先生和朋友身穿甲胄在大同古城进行巡游展演(来源:受访者)
10月7日,“平城将军”巡游团队扮演者之一关先生告诉极目新闻记者,他是一名甲胄收藏爱好者,出于对甲胄文化和家乡大同的热爱,他和朋友收藏了十多套甲胄,并与几位同样热爱甲胄文化的朋友开启了“平城将军”巡游之旅。“这些甲胄中,有些是我们用不锈钢和铁制品通过电镀等工艺制作的,例如山文甲,做一套需耗时20多天,花费在两万元左右,还有些明光铠是购买的,每套价格在一万多元。”
关先生称他和朋友一起开了公司,与平城文旅有一些合作,他们会在平时或者节假日去大同古城鼓楼、东南邑等人流量较大的地方进行巡游和展演。“我们从今年六月份开始就身穿甲胄在古城巡游,国庆期间,我们主要在鼓楼附近进行展演,有不少游客与我们拍照留念。我们还会与观众互动,介绍甲胄历史与文化,让大家了解大同与边塞文化。”
关先生和朋友身穿甲胄在大同古城进行巡游展演(来源:受访者)
据了解,山文甲是一种至少在唐朝就已经出现了的典型中国式盔甲,后作为武将盔甲流行于唐、宋至明。由于其甲片多为山字形金属片组合而成,所以称之为山文甲。
关先生和朋友身穿甲胄在大同古城进行巡游展演(来源:受访者)
明光铠是中国古代铁质铠甲,其名称最早见于三国时期曹植《先帝赐臣铠表》。该铠甲以胸前配有抛光板状护甲为特征,据考证可能流行于南北朝至唐代,名称源于胸甲中央弧形圆护的反光特性。现存实证包括洛阳龙门石窟、敦煌莫高窟天王像及墓葬陶俑,反映其头盔、披膊等部件演变。2023年,首个复原唐朝明光铠在敦煌展出,由温陈华团队以莫高窟156窟《张议潮统军出行图》为原型,采用唐代甲片锻打工艺制成,共1300余枚甲片,重25公斤。
淘配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