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曾经割裂空间的围栏不见了,取而代之的是赏心悦目的花箱;破旧的办公用房拆除了,将空间还给旅客……作为首都“迎宾门”,北京一座座火车站正悄然变美、扮靓,提升“进京最美第一印象”。
北京南站周边绿化增加的同时,各种传统文化元素也变得丰富多彩起来。
治理后的北京西站南广场网约车候车区提升了旅客出行体验。安旭东摄
记者从市重点站区管委会获悉,2025年,全市八大火车站地区及周边“增绿”10万平方米,通过“拆硬隔离、补绿植、优服务、融文化”的系统性改造,推动火车站地区从“功能性枢纽”向“花园式会客厅”转型,让旅客享受每一次出行。
八大重点火车站包括北京站、北京西站、北京南站、北京北站、清河站、北京朝阳站、北京丰台站及将于年底建成的城市副中心站。
围栏变花箱
出了车站“移步换景”
许多进出北京西站北广场的旅客发现,广场视觉上更通透了。仔细观察,广场外围过去密集排布的硬质围栏不见了,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个花箱。不远处,广场东西两侧冗余设施撤除后,北京西站地区管理办公室打造了两处“回”字型口袋花园,借鉴传统园林“移步换景”的设计理念,通过花箱错落排布、绿植层次搭配,让旅客在行走中感受景观变化。西站北广场站前绿化,由此实现了“零的突破”。
“截至目前,西站地区累计撤除冗余围栏1200延米,新增绿化面积约200平方米。”北京西站地区管理办公室副主任王洪涛介绍,围栏拆除后,不仅视觉上更清爽,旅客进出广场也不必再绕路,花箱之间的间隔都可以过人。
北京南站南广场,出现了同样的变化。中央绿化带在拆除围栏后及时“织补”双层绿篱,其间精心点缀紫薇花簇,通过一片花径小品实现“软隔离”。沿着进出站通道驶向南站,匝道桥上连续悬挂着密集的花箱,仿佛正在欢迎着八方宾客。
作为京张高铁的始发站,北京北站地区今年重点打造“基本无围栏站区”,在落客区、站前广场等点位,拆除传统的硬质护栏,打通落客区与北站进站口通道,方便旅客出行。同时,在人行通道穿插种植海棠、马蔺及黄杨篱等,与站前广场外沿156米长绿篱带景观相衔接。北京北站地区管理办公室副主任王志玉介绍,本周“口袋公园”将新种植耐寒的造型松树、红枫、卫矛球等,为站区冬季景观增添色彩和生机。
在花园站区建设中,清河站地区建设15处花卉景观,这些分布在出站口、换乘连廊等位置的花景,将站区装扮得更加靓丽。北京朝阳站地区今年在枢纽北侧、站区南侧等位置,建设6处“口袋公园”,曾经用绿网临时遮盖的工地,成了满是生机的绿地。
开辟文化空间
站区多了旅客休闲港湾
今年以来,各大火车站地区纷纷打造符合自身气质、具有自身特色的“城市会客厅”。
从1897年的马家堡站,到2008年新生的北京南站;从老式蒸汽机车到复兴号高铁列车,北京南站见证了首都发展的日新月异,也承载着厚重的铁路历史文化。如今,这些历史文化元素,悄悄融入南站地区。
北京南站路西南侧,新添一条长约200米的步行走廊,通过悬挑式活动平台,打造了一个“露天博物馆”,进行铁路文化宣传与科普。平台上还配有座椅和站区导视等功能服务类城市家具,让站区多了一个旅客休闲的“会客厅”。
在北京南站路东南侧,市重点站区管委会和丰台区设置了长约80米的非遗彩绘墙,从戏曲经典剧目到非遗技艺元素,墙面变成了“可阅读、可欣赏”的文化景观。
丰台站南广场东南侧,有一株一级国槐,现在已有三百多岁高龄。今年,丰台站地区开展古槐生态环境及周边绿地景观提升,形成树站交相辉映的景象,打造站区“迎客槐”名片,该项目预计12月底完成。此外,丰台站南广场东侧,正在通过设置中央展陈空间、阅览空间、文创展示和休闲公共区域,为旅客打造休憩港湾和暖心驿站。
提升服务品质
旅客从“走得了”变“走得好”
夜幕降临,北京西站南广场网约车候车区,一个个“长出”白色遮阳伞的异形座椅供旅客候车,“伞”顶一条条彩色灯带营造着惬意的氛围。这块三角地,过去设有相关部门的管理用房,西站办多方协调,将其调整至其他地方,释放了140平方米空间,并打造为网约车候车区,提升旅客出行体验。
各大火车站地区,新增的便民设施提升着服务品质,让旅客从“走得了”变“走得好”。
今年,丰台站地区升级改造公共设施,利用南广场花池空间,增设便民座椅200处,解决旅客“休息难”“躺卧乱”的问题。
北京南站南枢纽旁,北京南站地区管理办公室工作人员指着一处绿植包围的区域说:“这个L形花坛隔出的空间就是非机动车停放区。这种设计实现了秩序整治与环境美化的一体融合,对存取车辆的人来说,也会有更好的体验。”
北京站出租车候车区和网约车候车区改造提升工程正在加紧施工,将增加旅客座位、挡风防护等设施,并在周边点缀隔离花箱,优化旅客接驳环境。
“以前,火车站那些到处可见的围栏、石墩子,拉开了旅客和车站的距离。如今,火车站环境整洁舒适,更能享受旅途了。”一位刚下车的旅客对记者说。
打造最美印象
一批“花园站区”项目陆续开展
记者从市重点站区管委会获悉,除了今年已经完成的项目,还有一批围绕“花园站区”建设的项目将陆续开展。
其中,北京西站地区将启动北广场东西两侧螺旋盘道的修缮,提升安全系数、增设花箱、美化外观。同时,为了进一步亮出北广场,将让铁路临时进站棚“后退”一步,最大程度亮出西站建筑前端两根高耸的标志性红柱,并对两处“外凸”的地铁进出口进行美化改造。
北京北站地区挖掘“京张高铁”“西直门城楼”“水门”等文化历史元素,沿落客区旅客进站通道的西侧围墙设置京张铁路历史文化墙,在落客区、站前广场内侧灵活设置特色花箱及花箱座椅,整体提升站区环境品质。
在清河站地区,京张铁路周边-清河高铁站都市枢纽场景营造项目年底将启动,打造口袋公园、科创空间等高品质公共空间。
北京朝阳站地区将推动花园场站示范片区建设,在朝阳站南北铁路线营造花海景观,环站点建设8处花园,打造最美印象。
计划于今年年底具备开通运营条件的城市副中心站枢纽,同样秉持着“花园站区”的建设理念。京帆广场结合空间流线和建筑功能,在重要节点打造京帆八景,包括互动喷泉、地标广场、活力帆下、E园空间、枫帆相映、市民绿茵、松涛迎客、玉兰迎春等;同时,以不同分区植物将四季落位,展现四个季节不同的景致。
更多热点速报、权威资讯、深度分析尽在北京日报App
(
淘配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